戴森球

戴森球是今年爱不释手的一个游戏,多次重新开档探索至今有两百多小时了。没有政治正确的魑魅魍魉,没有聒噪的NPC,不夹带价值观私货,只有一台黄色涂装的机甲,穿梭在广褒深邃的宇宙中形态各异的星球间大搞一带一路。 戴森球的正反馈来自于创造新事物的欣喜。搭一条自动化生产管线,构建一片风光混合发电矩阵,搭建一个星际物流系等都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游戏展示了一幅有足够深度的科技发展路线图。科技设定方面覆盖了现代工业文明在运输,能源,自动化生产的方方面面,一砖一瓦的背后都需要一套工业体系进行生产提供。游戏流程从踏足一颗荒芜的星球出发,以构建自动化生产管线为核心,一路攀爬科技树,最终发生产力水平形成跨星际的工业帝国。 整个流程仿佛一部自己亲身参与的文明史,颇有史诗般动人心魄的美感。

感悟

工业化

在多次重开重玩戴森球的过程之中时常有感悟,记录一下。

首先是工业化生产如何释放生产力有了量化的感受。农业社会的产能与劳动人口高度正相关,有多少人就可以种多大块地,产多少粮食。 而完全自动化的工业体系,产能可以通过快速复制部署新的生产线以指数级扩张。到这个阶段,人口不再是制约成熟工业品的产能的问题。

可以说戴森球展示了机械飞升之后的一个美好图景。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大担心人口老龄化或者养老金枯竭等社会问题: 要养活十四亿人,真不需要太多的人去从事生产的嘛。

设计美学

生产线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维护是戴森球贯穿始终的主题。大致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顺其自然派,要啥造啥修修补补。一种是顶层设计模式,即分析生产路线中间产物的投入产出配比,封装成高度自动化的全自动工厂。实践后发现前者适应性强而后者一体化程度高,但由于各产物配比固定,产线重复复用难度较大。

后来学乖了,将一个大工厂分解成功能模块固定下来,新生产线便可以通过模块组装的方式适应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通过模块化拆解-快速组装的思路被我借鉴用于工作中新工具的开发,设计了一些可复用的工具模块库从而提高了新工具的开发和交付效率。

相比起其他打灰类游戏,戴森球中没有任务-奖赏模式,而是将发展生产过程中诸如能源,物流,生产线设计等问题自然地抛给玩家去解决。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任务列表的压迫感,同时从实际游玩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更贴近生活真实碰到的情况,真是深合我心。